杨森,现年54岁,1983年应征入伍,1987年参加农行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陇南西和县支行从事农金员、客户经理、网点主任、客户部副经理等岗位工作。2018年6月起担任西和县洛峪镇杨咀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
“在与杨森同志相处的这一年里,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县农行委派下来的工作人员的风范。他性情温和,对人和蔼可亲,行事严谨有素,幽默风趣。和村民们相处久了,大家都把他当做村里的一份子,遇有大事小情都喜欢找他商量,让他帮忙出主意,他也不管公事还是私事,只要是村民的事,总是热心出面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就向上级部门、向主管单位积极反映,争取支持,努力协调。在驻村的这一年里我发现他苍老了许多,头发也斑白了,脸上皱纹也日益明显了。”洛峪镇驻杨咀村乡镇干部袁芳如是说。
2019年5月8日中午,暴雨如注形成洪水,将杨咀村简易的便民桥冲垮了大半,河两岸的村民通行受阻。正在冒雨查看灾情的杨书记看到这一情况,立即挽起裤腿,撸起袖子,搬起石头,加固桥墩,带头抢救危桥。杨书记心里急啊,因为如果不赶紧把桥恢复好,河对面的孩子下午就没法按时去学校,娃娃的学习可不能耽搁!在杨书记的带领下,桥终于修好了,当最后一名学生安全地走过桥面,杨书记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可他顾不上休息,一转身又扎进查看灾情的工作中去了。
2018年6月7日一大早,杨书记和帮扶队员王丽泉像平时一样挨家挨户进行入户调查。当他们来到帮扶户苏筛战家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三岁的孩子上吐下泻,整个炕上、地上狼籍一片,孩子的父亲苏筛战外出不在家,村里仅有的几辆客运面包车早已在去往县城的路上,孩子的母亲急得团团转,一时束手无策,一个劲地哭泣。看此情景,杨书记毫不犹豫地说:“赶紧抱上孩子,我送孩子去医院。”杨咀村山大沟深,山路崎岖,平时要走2个多小时的山路,那天杨书记和王丽泉同志用了不到1个小时就把孩子送到了镇医院。就连医生都竖起大拇指,对着杨书记赞许地说:“多亏了你,要是晚来一步,孩子就有生命危险了!”
还有一回,村民杨五五家孩子在爬树时不小心掉了下来,摔伤了锁骨,正在入户查看危房的杨书记正巧碰上,忙问了孩子的情况,都没来得及告诉他家人,自己联系车直接把孩子送医院了。在去医院的路上他还不住抚摸着孩子的头,轻声细语地给孩子讲故事,以分散他的注意力减轻孩子的痛苦。当杨五五一家人得知是杨书记送孩子去医院做检查并付了检查费时,一家人竟感动地说不出话来。
那是三月的一天,村民苏小田家正在盖房子打地基,由于人手不够,全家人真是手忙脚乱的。杨书记闻讯赶来,一把拿起铁锨就开始和沙浆,可是毕竟岁数不饶人,翻了几铁锨沙子他就把腰扭了,加之多年以来的腰椎病,真是雪上加霜,让他叫苦连天。在最近的“拆危治乱”行动中,他更是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踊跃投身于艰苦的工作环境中,他干起活来丝毫不懈怠,拣瓦片、收拾椽木,指挥队员推倒废弃墙壁,样样都井然有序,方寸不乱。看着他一天下来尘土满面,汗流浃背,大家都劝他歇一歇,可他却笑呵呵地说:“多干点活,人是累点,可饭也吃着香,觉也睡得好。”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在杨咀村驻村帮扶的日子,让杨森慢慢地喜欢上了这里,仿佛这里的一山一水皆儿女,一街一巷总关情。他把自己当成村里的一份子,村民们也习惯地称他为“老杨”,他还骄傲的说:“村里人大多姓杨,我也姓杨,这说明我们是一个村的。”
杨森自从来到这个村子,一直都在默默地干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像这样的小故事每天都在他的身边发生着。在精准扶贫的路上,他就像一股清流,有着羊续悬鱼的风骨;他就像桂花一样,虽无艳丽硕大的花朵,也不与桃花、牡丹争春,他只在秋天静静地开放,静静地飘香,静静地看着致富路上人们把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