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冶力关镇池沟村,只见群山环抱,一股清流穿村而过,道路两旁是古色古香的中式传统民居,青砖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俨然一派江南水乡美景。谁能想到,8年前的池沟村还是个贫穷落后的山区村庄,基础设施落后,而如今,这个曾经的贫困村已美丽蜕变成“草原深处的江淮人家”“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多年来,池沟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土地撂荒严重、村民思想保守、环境脏乱差、产业发展落后、缺乏集体经济收入,是一个典型的有资源禀赋却无发展思路、无支柱产业的贫困村。穷则思变,池沟村党支部按照“立足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的思路,紧紧抓住打造冶力关大景区的机遇,村党支部积极动员全村群众退耕还林,在原来闲置的土地上种上了山杏、红叶李、啤特果等经济林果1300余亩。同时,在林果地中套种政府补贴的观赏花卉、观赏油菜年均2300亩,闲置土地,亩均土地收益净增长500元。在坚强有力的村党支部带领下和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关爱、大力支持,池沟村“两委”班子带领党员群众借势发力,原来荒废闲置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群众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大的提升。
池沟村探索推行“党建+乡村旅游+合作社经济”的发展模式,整合100万元入股旅游船舶公司1家、年分红5万元,合作社3家、年分红6万元,总积累达22万元,带动发展农家乐40户,从业人员210余人,年收入10万元以上农家乐达到10户,人均纯收入从2011不足2000元提高到2019年底11400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80户355人减少到1户3人,2018年底实现整村脱贫,池沟村的乡村旅游扶贫模式,被列入2018世界旅游减贫案例。
池沟村积极推进党员结对帮扶机制。在全村农家乐发展中,党员经营户和非党员经营户结成帮扶对子,实行一对一帮扶,对帮扶成果明显的进行表彰奖励,在一对一帮扶机制的激励下,全村农家乐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同时为林下采摘、种养殖业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遇,逐渐出现了池沟虹鳟鱼、“小崔”土鸡等一大批依托乡村旅游成长起来的特色产业,已成为村级脱贫致富的新引擎。
现在的池沟村,逐步形成了党建引领有力、产品特色鲜明、空间布局合理、产业体系完善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支部堡垒更强了,党员队伍更硬了,群众的生活也越来越红火了,已成为全省知名的特色乡村生态旅游胜地。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