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专题

和政县脱贫攻坚中 重拾信心的残疾创业人——马仲英

 2020/11/12/ 11:14 来源:临夏州残联

  马仲英,男,东乡族,出生于1966年10月,是一个多重(肢体和听力)残疾人,家住在和政县卜家庄乡松树村下沟社。他身上的残疾让他感到很自卑也很恼火,对未来的生活失去了信心,找工作处处碰壁,还要养家糊口,供孩子读书,对于本不富裕的家庭而言更是雪上加霜,由于家里地多人少,缺少能干的劳动力,家庭的重担更是落在了这个满脸沧桑的中年人身上,生活原本对这个坚强的男人而言是苦的,可是他总会相信苦尽甘来,只要对生活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压不跨自己。

  不善言辞的他,面对多重(肢体和听力)三级残疾,丝毫没有畏惧,他敢想敢做,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残疾浇冷了他炙热的上进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地走上了他的脱贫攻坚致富之路。也许是生活的磨难磨平了他的棱角, 也许是命运的不公成熟了他的思想。

  自身残缺的马仲英,走上了脱贫攻坚之路,凭借着自己的坚强毅力,在别人的冷眼、讥笑、嘲讽中,坚持做好自己,用自己的努力创建了仲英养殖合作社,用自己残缺的身躯为身边的亲人,也为他身边的残疾人朋友撑起了一片天空,他这种奋发有为、拼搏向上的精神、同情关爱弱者的品格,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那年,马仲英的生活被逼到了绝境时,他没有畏惧和退缩,而是选择了坚持。因为他不想就这样平庸地度过残缺的一生,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马仲英向和政县残联寻求帮助,在和政县残联相关部门的关心帮助下,马仲英被录用到和政县残联担任专职委员,虽然月工资只有1200元,但他却喜上眉梢,用事实证明,自己是可以自食其力的,是可以活得有价值的。在残联参加工作,为社会上其他残疾人提供服务的这段时间里,因为接触的残疾人比较多,马仲英的性格也越来越开朗。他热情周到的服务,也为他日后创业积累了广泛的人脉。

  2013年9月份,马仲英为以后的生活做打算时,把眼光放在了创业这个脱贫致富方式上,在他的强烈要求和亲朋好友的支持帮助下,筹集了资金、拉拢了人脉,拿到了仲英养殖合作社经营证。这几年的时间,他合理利用自己省吃俭用攒下来的钱,自主运营了一家培育肥牛羊的养殖合作社,仲英养殖合作社位于和政县卜家庄乡松树村下沟社27号,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注册资金80万。其中,消毒室一间占地面积20平方米,饲料加工室四间共占地面积60平方米,青贮池2个,可贮藏饲料350吨,单排羊圈6栋,双排一栋,现存栏优质小尾寒羊400只。自合作社成立以来,年出栏小尾寒羊1500多只,效益良好,已解决本村6户群众的就业问题,实现就近就业,及青贮饲料的收购。从此,他走上了一条在党的扶贫政策指引下,自主创业的道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起早贪黑,用真诚赢来了微笑,用汗水换来了回报。

  创业难,残疾人创业更难。身残志坚的马仲英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残疾怨天尤人,而是自强自立,敢于面对现实。马仲英的创业之路,坎坷崎岖,波折重重,并非一帆风顺。在创业初期,养殖业行情不稳定,加上资金和技术的不足,形成了支出大于收入的局面,他不知道在脱贫致富的道路该如何走下去的时候,并没有自乱阵脚,也从未放弃,而是立志要用自己残缺的身躯一步步走下去,凭借自己的努力,干出一份事业,让家人都过上好日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马仲英用他的“座右铭”,也用他的胆识,为自己的别样人生做出了新的定义。虽有一个残缺的身体,却有一个不残缺的梦想;行动虽然不便,却在精神上给了你们一双隐形的翅膀;在坎坷中奋进,在磨难中展翅飞翔。他的成功不仅仅靠自己的努力,更重要的是社会提供了良好环境,党给予了良好的扶持政策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上对残疾人事业的高度重视。虽然现在他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但想想和他一样现在还处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的残疾人,他感同身受,他想帮他们一把,和他们一道迈上脱贫攻坚致富之路。

  回顾奔跑在脱贫致富道路上的这几年,他感慨地说:感谢党提供的扶贫政策,感谢亲朋好友的支持与帮助,让我和家人能够迅速改变贫困面貌,真真切切地实现了脱贫攻坚致富梦。

相关新闻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