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专题

高台脑瘫青年王仲恒:我要独立生活

 2020/11/18/ 10:16 来源:高台新闻荟报

  高台县第一部追溯汇集盐池历史的地方史志《盐池文史》近日出版发行。在众多编辑中,有一位特殊的人,他就是高台县脑瘫青年王仲恒。

  王仲恒:“《盐池文史》的编撰中,我参与的主要是编排。他们把档案馆的一些文字资料抄上,我再把它弄成电子版的,再就是,把一些繁体字变成简体字,把文言文转换为白话文。”

  由于出生时难产,加之高烧不退、感染肺炎,还未满月的王仲恒患上了脑瘫。虽然王仲恒的教育经历止步于小学,可多年来,在家人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下,王仲恒不仅学习琴棋书画,还大量阅读了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的书籍,这些都为他参与《盐池文史》的编纂工作奠定了基础。

  王仲恒:“我去过酒泉,再就是兰州,兰州市我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先后五次到市档案馆查过资料,还有就是盐化公司的档案也查过。最重要的事情还是盐池文史这四个字,我是第一个提出来盐池文史的,这个可以说是我最骄傲的事。”

  《盐池文史》从搜集资料到编辑成书,历时6年之久。对王仲恒而言,最大的困难是对涉及到的众多人物事迹的考证。因为当时的档案大都是手写版,年久失真、字迹模糊不清,只能向其后人及当地的年长者求证。他先后多次远到酒泉、天水等地求证,付出了异于常人的努力。

  王仲恒:对一些人的名字记的是这个字,但是又写的是那个字,同音字也有。到后来家属考证的时候,找不到他们的后人,这些问题特别难。有的时候特别费劲,毫无目的,没有目标。尽管长年的病痛已经让王仲恒的身体变得僵硬、不听使唤。但在《盐池文史》编纂过程中,王仲恒不仅尽全力做好资料整合和汇总工作,并在书的排版、文字校订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全书49万字,王仲恒一字不落的读了400多遍,但他对此还是留有遗憾。

  王仲恒:最大的遗憾,第一个是人的名字没办法考证,再就是人的一些事迹,有一部分只能按照当时的记载草草了结。第二个遗憾,明清之前的记载是很少的,没办法考证,最后我们就跟着史记上面记载的抄上来了,这也是一个很大的遗憾。说到王仲恒这精益求精的态度,还得从他多年的习惯养成说起。7岁时,王仲恒和同龄的小孩一样开始上学。当时,父亲王辉业是王仲恒所在学校的一名教师。琴棋书画均有涉猎的王辉业趁着闲暇之余,就耐心的给儿子传授知识、答疑解惑。

  王仲恒父亲 王辉业:“一方面是可以打发时间,另外一方面是我能做到的就比如让他下棋、练字,还是画画这方面有一技之长,尽量多学点东西,虽然是残疾,但是也不能让他什么都做不了。”王仲恒12岁小学毕业后,在考虑到身体状况和个人想法后,他和家人决定不再继续上学。王仲恒:“不想上学的原因是老师同学在用不同于常人的眼光来看我,感觉我是外星人、另类,我听到这种声音,我心里不舒服,总有一部分人感觉我是笑料。”王仲恒母亲 程惠兰:“上初中我们又不放心,虽然说走路什么的还是可以,但是怕其他小孩欺负,所以我们最后就没敢让他去上初中,遗憾的就是这个,如果他上了初中或许能好些。”

  此后,父母亲将他送到县青少年艺术中心学绘画。左手画画,常人都不一定可以,但他依然坚持下来。学画的六年时间里,他就好像找到了生命的寄托,不仅一口气学完了绘画九级,还多次在绘画比赛中获奖。

  王仲恒:你猜我这幅孙悟空画了多少遍?记者 陈月顺:100多遍?

  王仲恒:画了2000多张。

  王仲恒不仅对绘画痴迷,在读书方面也是一丝不苟。王仲恒:“我喜欢看一些好的文学作品,要看至少三遍。第一遍按照正常的速度看过去,第二遍、第三遍就越看越慢,越看越慢。不看个所以然我就不行,誓不罢休。”

  除了父亲的影响和母亲的支持,更多的时候都是王仲恒一个人自学。父母怕他一个人在家无聊,便买来电子琴解闷,没曾想王仲恒对音律颇有天赋。他凭着自己的摸索,不仅很快熟练掌握了电子琴的各项功能,还自学了很多曲子,并在全省残疾人声乐器乐比赛中获奖。

  三年前,王仲恒又开始写诗词,偶尔也写小说,已有多部作品在网站和报刊发表。王仲恒说,未来一段时间他在一如既往坚持绘画的同时,会更加偏重于文学作品的创作,通过写一些小故事来反映当下时代的大道理。

  王仲恒: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独立地生活。(记者:王 健 陈月顺 实习生:高 翔)

相关新闻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