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专题

助力脱贫攻坚 送教上门再出发 --礼县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工作侧记

 2020/12/01/ 15:27 来源:礼县特殊教育学校

  扶贫先扶智、脱贫需助残。为了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有保障和教育扶贫相关精神,让每一个特殊儿童都能享受教育的权利,近日,礼县特殊教育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在全县各乡镇持续开展送教上门工作。

  送教上门的工作重点在"教"字,学校有送教上门学生15名,分布在全县8个乡镇。每学期初,教师都要对学生的生理发展状况、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动作发展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适应性行为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出个别化教育计划,因生施教,精准施教。老师精心准备了识字、数数、歌舞、绘画、游戏、实物展示、手工制作、生活常识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学科教学内容。魏蕾老师教学的《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采用演绎法,通过测量各种实物,理解并感知1米、1厘米是多长,1米等于100厘米,及这些长度单位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保质保量完成送教任务。

  家住永兴镇杜河村的田彩玲今年14岁,患有脑瘫。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越发沉重,原来自己能够独立行走,现在需要在别人的搀扶下慢慢挪开步子。田彩玲6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还要照顾年幼的双胞胎弟弟和妹妹。照顾小彩玲的担子全落在了爷爷和奶奶身上,每次送教的老师到他家里来聊起家里情况,他的爷爷眼含泪水,哽咽着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老师们,你们经常来我家里,看我的孙子,教着认字;把捐赠的新衣服、新鞋、大米等,都给我的娃拿来了,我和老阿婆,孙子把党的恩情和你们的好常记着里……”。

  永兴镇团堡村的高栋,今年11岁,患有先天性的聋哑,平时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务工,爷爷、奶奶照顾他和妹妹还有89岁的曾祖父。今年因奶奶有病,他爸爸经常要陪奶奶到外地治疗,靠妈妈一个人外出打工,日子过得极为艰难。每当老师们来到他家里,他最为高兴,教他画画、认字。郭亚丽老师充分发挥她特殊教育专业的优势,针对该生情况,以兴趣和记忆为突破点,运用直观教学法和循序渐进法,将教学内容简化适合于聋人初步学习的内容,用手语表达出来,慢慢学着理解。经过一段时间,高栋识了好多字,也会画些简笔画了。

  城关镇祁尧村第三组的年园福,今年7岁,他10岁的姐姐刘小琴和5岁的弟弟年园宝全是自闭症患者。他的妈妈也患有智力障碍。他们姊妹三个,表现的是怕生、经常是自娱自乐,大人经常把大门紧锁,姐姐在院子里来回转圈,边走边笑;他在院子里边跳边哭,弟弟有时间绑在柱子上,急着用头不住的猛磕水泥地面,额头上都渗出了血。姐弟三个,不洗脸、不刷牙、不洗衣服。每次送教的老师到他家里,给孩子拿去牛奶、面包等食物,以及捐赠的衣服等物资。他的爷爷和奶奶不住的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老师的话,又不住的嘴里念叨着日子难啊、难啊!家里被娃翻腾着这样,连亲戚都不来了……。

  送教上门暖人心,教育扶贫花满径。教育是播撒爱心的阳光事业,对于残障孩子得教育更是如此。贫困残疾人仍是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送教上门,是教育扶贫的重要环节,通过送教上门活动的持续开展,让那些重度残疾孩子及其家长感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学校的关心与关爱,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信心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新闻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