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专题  >  2022专题

青春在党旗下闪光

 2022/06/29/ 17:20 来源:每日甘肃网

  《青春在党旗下闪光》第2集:《张小娟:芳华无悔铸初心》

  她的足迹遍布舟曲的山山水水、村村落落;她的心里装满了贫困群众,一心扑在扶贫事业上。她,就是14万舟曲百姓的“好女儿”,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张小娟。在2019年的那个深秋,张小娟在扶贫下乡返程途中因所乘车辆坠入白龙江不幸遇难,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芳华绽放的34岁。请听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青春在党旗下闪光》第2集:《张小娟:芳华无悔铸初心》,由甘南广播电视台记者陈春兰、李生荣采制。

  张小娟出生在舟曲县曲瓦乡城马村的一个藏族农家,2003年,她以优异成绩的考入了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工作,成了一只大山里飞出的金凤凰,家人自豪,朋友羡慕。2008年“5·12”大地震,舟曲多地受灾。当时身在北京的张小娟,每天通过电视、报纸时刻关注家乡的情况。张小娟的弟弟张建平:

  出录音:“5.12”(地震)发生以后,对她的触动也比较大,她曾经还写过一篇文章叫《寂寞城马》,城马就是我们出生的那个小村庄,她在里面曾经说到,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孩子,她说一个没有年轻人的村庄是没有活力的,也是没有发展前景的,她对自己家乡的发展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后来“5.12”(地震)发生以后,可能也就是坚定了她自己要回来的这样一个决心。

  对于姐姐放弃北京的发展回到家乡,张建平并不感到意外。2008年9月张小娟不顾家人反对、同学劝阻,毅然决定回到家乡,怀着满腔热血从最基层做起,全身心投入到家乡的发展建设中。2010年8月8日,舟曲遭遇了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张小娟主动请缨加入突击队连夜赶到灾害现场,投入到抢险救灾中,在救灾现场火线入党,光荣的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张小娟弟弟张建平:

  出录音:我妈就问她,你一个女孩子不害怕吗?她给我妈开玩笑说,我有护身符,她指着刚给她发的党徽说,这就是我的护身符,我不害怕。

  舟曲县山大沟深,自然条件艰苦,是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甘肃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脱贫难度大,脱贫任务异常繁重,摸清底数、建档立卡就显得尤为重要。当时,作为县扶贫办副主任的张小娟,负责全县贫困户的建档立卡工作,在舟曲的各个乡镇村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处处都留下了她心系群众、决战脱贫的坚定足迹。张小娟同事赵冬梅:

  出录音:我们(舟曲)县有208个行政村,这其中有8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像她的话这几年累计下来最少走了200个村。

  掌握村况,了解户情,每到一处,张小娟都认真询问,详细记录,光是入户记录都写了好几十本。都说小娟拥有“超级大脑”,其实这个称谓的背后,是她对脱贫政策的学习钻研。舟曲县峰迭镇扶贫工作站副站长王安方:

  出录音:像在这个数据、国扶系统的更改,上面有些信息我们吃不准、把不准的,第一时间想到就是向她咨询。

  张小娟丈夫刘忠明:

  出录音:晚上回来基本上陆陆续续要打两个到三个小时的电话,他就给别人解答,晚上回来迟的话,娃娃在这儿做作业,她就到卧室里打电话去了,好多时候就打着打着睡着了。

  2019年是舟曲县脱贫摘帽冲刺之年,为了解决部分群众对扶贫政策知晓率低的问题,张小娟创新制作“精准扶贫政策图解”,以易懂有趣的漫画形式,让更多群众明白自己享受的政策。 舟曲县峰迭镇水泉村村民桑建帮:

  出录音:因为好多贫困户他文化知识浅薄,底子薄,不能更好地理解政策,她通过一种漫画这样的形式,把每一项的咱们的国家的政策能清楚的解读,通过漫画都能看出来,上面的政策,给的是啥,享受的是啥,你需要做的是啥,通俗易懂,一眼就能看出来,把政策的这个解读,群众们也能够清清楚楚的看懂,只是一个漫画,通过一张纸,简略明要的把它体现出来。

  同时,她整理汇总出254个政策性问题,编写了《口袋书》,创建了“扶贫政策语音播报”,每天通过工作群准时向干部群众宣传扶贫政策和相关举措。舟曲县峰迭镇瓜咱村村民仇长寿:

  出录音:以前干部每次门上来,一些政策你在享受什么、有时随说我就忘了,现在图出来了,给我说了,我就清楚了。

  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张小娟用双脚丈量了舟曲的山水大地,用双手绘就了贫困群众的致富蓝图。把生命留在了扶贫路上,把幸福献给了贫困群众。时间也许能抹平曾经的苦难记忆,但却淹没不了英雄的光辉事迹。全国妇联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

  出录音:她将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了民族地区,奉献给了党的扶贫事业,是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直接体现,对她的牺牲,我作为老师,在痛心之余也倍感崇敬。

  《青春在党旗下闪光》第7集:《周幸欣:90后的巾帼致富标兵》

  创业奋斗、追求美好生活; 心系扶贫、带领乡亲致富;情牵社会、让爱温暖他人,定西市通渭县襄南乡瓦沙村憨农牧业养殖服务专业合作社90后的负责人周幸欣,通过勤奋创业带动群众共同致富,成为乡亲们眼中的“好后生”。请听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青春在党旗下闪光》第7集:《周幸欣:90后的巾帼致富标兵》,由定西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李军、石艳、温敏敏采制。

  出录音录音:(现场鸡叫声……)

  每天清晨,在人们还在熟睡的时候,周幸欣已经早早起床,经过简单梳洗,来到了她的合作社,观察鸡苗长势,准备外销的鸡蛋,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工作。

  出录音:这几年,我们养了10万多只鸡,日产蛋量是3000枚左右,我们养殖的方式是模拟自然,超越自然,用最原始、最绿色、最生态的方式去养殖鸡,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对健康绿色的农产品需求量也特别的大,我们的销量还是很好的。

  周欣幸是通渭县襄南镇瓦撒村人,1991年出生的她, 没有像大多数女孩一样追求现代城市的时尚生活,而是将目光盯在了生她养她的黄土地。

  2012年,周幸欣创办了通渭县憨农牧业养殖服务专业合作社,在一片荒凉的林地里,一间破旧的小屋,一方清澈的小池塘,当时只有20多岁的她带着女儿,吃住的山上,走上艰辛的创业之路。依托当地丰富的林地资源,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摸爬滚打,周欣幸的放养鸡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走上了致富之路,产品远销北上广、云贵川、新疆及东北三省,年收益达到了150万元。

  周幸欣为人热情大方,直爽守信。她心里明白,自己的养殖合作社能发展到今天,离不开党的富民政策和乡亲们的大力支持。她积极把自己所掌握的致富技能传授给周边群众,对前来学习的群众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合作社社员田存顿:

  出录音:周总成立哈这个合作社着我们在合作社打工,一年打工能收入三四万元,离家也比较近,能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更重要的是我们学到科学养鸡的技术,生产的鸡蛋小杂粮通过合作社销售到全国各地,确实好的很。

  周欣幸先后为贫困妇女做创业事迹分享及养殖技术指导10多场次,合作社先后向贫困户发放鸡苗4万多只,惠及农户380多户,带动贫困户分红10多万元,为94名贫困妇女提供就业岗位发放工资48万多元,收购杂粮、草饲带动18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流转13户人200亩土地支付流转资金6500元。目前,在她的带动帮助下,有6户人已形成了规模养殖,成为当地的养殖大户、致富带头人。

  出录音: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们吸收了国家的贫困户每年分给农户2000元,每年分红25户。在就业方面,我们每年在养殖基地有固定用工,在种植基地也会有临时用工和季节性用工,这些都给周边的农户带去了10多万的收入。

  2020年,年轻的周欣幸当选为甘肃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人大代表的她,主动参与各级组织的活动,深入基层群众中,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踊跃发言,积极呼吁,提出各种切合群众实际的好建议。她热心公益事业,资助村里的大学生,鼓励他们好好学习报效国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后及时向奋战在一线医护人员捐献价值1万元土鸡蛋,后又为通渭县养老院捐赠价值一万元的土鸡蛋。

  近年来,周幸欣多次受到各级部门的表彰奖励,先后当选2020年省级劳动模范、省市县妇女代表。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巾帼农业脱贫示范基地。

  出录音:我们共产党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是很多革命先辈们经过艰苦卓绝斗争才使我们今天有幸福的美好生活,我做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利用自己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带领乡亲们生产出更高标准的农产品,通过各种销售渠道,把它们销售到全国各地,能使乡亲们增收致富。这也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和使命。

  《青春在党旗下闪光》第12集:《王琼莉:怀着宝宝去援鄂》

  面对疫情肆虐,身为护士长的王琼莉觉得自己应该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她向所在的榆中县中医院递交申请,火线入党,加入援鄂医疗队。可上天却和她开了个不小的玩笑,到达武汉投入工作后,王琼莉发现自己怀孕了。面对高负荷的工作,无处不在的风险,这个二胎宝宝来的有些不是时候。可王琼莉硬是坚持了下来,圆满完成了在武汉43天的救治任务,为打赢抗击新冠疫情战役做出了积极贡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涵义。请听大型融媒体系列报道:《青春在党旗下闪光》第12集:《王琼莉:怀着宝宝去援鄂》,由甘肃青春调频记者王大明、张艺琼采制。

  王琼莉是兰州市榆中县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长、护师。去年新冠疫情爆发后,举国上下共同抗疫,作为一名在护理战线工作了十几年的医务工作者,王琼莉觉得,自己必须做点什么。经过慎重考虑,她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申请火线入党,加入援鄂医疗队。

  出录音:看到每天病人数目的增长,我就在想如果能有这个机会的话,我也会去支援武汉,因为我是一名医护人员,本身觉得这是我职责所在吧,所以这种情况下我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经过医院严格筛选,最终决定同意王琼莉火线入党,前往武汉支援医疗工作。榆中县中医院副院长罗奎:

  出录音:王琼莉同志平时在工作上认真负责,对待工作能够做到严谨、细致,很有责任心,并且是我们的护士长,她接受过从最基础的护理工作到更高一级的护理工作的工作经验和历练,所以经过我们全盘考虑,选派王琼莉同志。

  一袭白衣,一顶燕帽,逆风而行,为生命而战。2020年2月15号,王琼莉正式成为了甘肃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的一名队员。出发前一天的夜里,她前往自己工作的医院,反复练习隔离衣的穿脱,同事们也都纷纷前来帮忙和叮嘱,不知不觉到了凌晨一点半。回到家里,看着丈夫为自己收拾好了行李箱,王琼莉的眼泪已经在眼眶里打转。夜,只有短暂的几个小时了,但这似乎是王琼莉此生度过的最漫长的一个夜晚。

  出录音:因为当时也比较紧急,主任通知我的时候是15号的晚上9点半,然后第二天早上就走了,当时没给父母说。因为我们情况也比较特殊,我姐她就在湖北那边,他们一家4口都已经被隔离了,这边就剩我一个人的时候,家里人肯定也不是太同意。所以我走了之后,中午坐在车上12点多的时候,给家族群发了个信息,我说我去支援武汉了,他们给我打电话我都拒绝了,会有一点不忍心。

  为了降低被感染的风险和节约时间,出发前,王琼莉决定剪去自己心爱的长发,虽然内心里有很多不舍,但长发落地的那个瞬间,所有的不舍都消失了。

  出录音:刚开始想着剃短一点,但后来因为看电视得知,也是为了节约时间,还有就是穿防护服节约材料,就把头发剃了。

  2020年2月16号,甘肃省第四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顺利到达湖北省武汉市。医疗队接管的优抚医院,所处位置正在疫情发源地华南海鲜市场附近,也正是疫情的核心区所在。优抚医院是在一所精神病院基础上建立的二级综合医院,医院传染病救治和防控基础薄弱,所以需要医疗队先进行病区地改造。

  出录音:因为它是一个旧楼改造的病区,所以我们所有人就开始对病区开始搭建,包括床、打扫卫生、领东西,一天半3个病区就打造好了。窗户这些都是老式的,有一些门窗是开放式的,我们自己就把它修订起来。包括一些仪器,刚开始我们都不太熟悉,然后大家看说明书,包括电脑的系统等自学。

  在经过紧张地病区布置和验收后,2月22号早上6点,医疗队成员在更衣区穿好防护装备,相互检查密闭性后,经专属通道进入病区,王琼莉和第四组的医疗队员正式交接班。第一次进入隔离病区,面对的一切远比想象中恶劣。因为这里收治的患者是以养老院、福利院以及患有精神性疾病的新冠肺炎患者为主,医疗、护理和管控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王琼莉所做的工作是为患者发放口服药、测量生命体征、输液、吸氧、为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接大小便,以及所有病区环境的消杀等,工作量是超负荷的。

  出录音:有九个病人是精神分裂症状,我们需要给四个病人喂饭、换尿不湿,那次我给一个病人换了尿不湿,就已经坚持不住,当时我特别想把口罩摘掉,有一种要吐在口罩里面的感觉。我们同事让我提前先出去,但是那六个小时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如果正好是饭点的时候,也会给他们喂饭,病人是典型的精神分裂症状,他会把药藏起来,所以我们进去的时候要看着他们把药吃下去才可以走,你在不经意的时候他们也会把别人的饭抢过来吃,给他发的饭他也不要。虽然病人的数目不是很多,当时总共是13个,9个需要我们照顾,但是护理的难度相对要大一点。

  虽然工作任务重、难度大,但医疗队所有医护人员就像一家人一样,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可刚刚适应工作,王琼莉却发现自己怀孕了,内心的纠结和矛盾一下占领了王琼莉的脑海,她把自己的情况通过微信告诉了远在兰州的同事。榆中县中医院护理部主任张继鸿:

  出录音7:她说昨天查了一下怀孕了,当时我就很担心,在那样的环境,吃的方面也不习惯,每天接触病人也很危险,我就告诉她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她说她也吃不下东西,我就让她多吃点酸奶之类的。一共是45天,我都是掐着指头算的,更别说她家里人了。

  在病区穿着防护服,透气性很差,怀孕在身的王琼莉,强忍着身体的不适坚持工作。因为在病区工作,每天需要口服大量的抗病毒药物,她担心药物会对孩子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可这一切担心,都在工作中有了答案,那就是顺其自然。

  出录音:因为当时没办法抽血化验,也没办法查到底怎么样,就想着顺其自然。

  下班后,脱下防护服的王琼莉,全身已经湿透,脸被口罩勒得分成了好几个区域,再看看镜子里的自己,丑萌丑萌的,搞笑又有点难过。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已是凌晨3点多,她的心情无法平静,难以入睡,直到中午才踏踏实实睡了一觉。醒来后看到老公打来的好几个未接电话时,王琼莉的眼泪掉了下来。在那一刻,她真的很想念家人。

  出录音:张主任给我烙的饼,这么多天,我想着已经坏了,但是那天晚上上完班已经凌晨3点,我又饿又难受,我那天还发了一个朋友圈,我看见那个饼的时候,我真的特别想家,当时特别难过。

  虽然很累,很想念亲人和同事们,但似乎有一种魔力,只要一进入病区,王琼莉就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她穿梭在病房、走廊、护理站,早已忘记了自己已被汗水湿透,忘记了口罩勒住耳朵火辣辣的疼痛,忘记了护目镜里雾气腾腾无法清晰一切的艰难……她只记得自己是白衣战士,自己肩负责任和使命,再忙再累,也无怨无悔。对她来讲,在武汉的这43天里,如白驹过隙,忙碌且充实。

  出录音:有一位56床的阿姨,她当时的情况不是特别好,因为有基础病,来的时候病情比较重,一直在发烧,到后期的时候她的情绪很乐观,她就带着他们病区的四五个人,在闲暇的时候跳舞、锻炼身体,他们也会来叫我们,所以她这种乐观的情绪,也使得她出院的比较早。

  看着病区的病人一个个出院,想想出发前,想想工作的这十几年,同事互帮互助,领导和蔼可亲,一时间,工作十几年来一幕幕暖心的画面都在脑海中闪现,王琼莉觉得选择医护这个职业,选对了。

  出录音:身为医护人员,我们心系病患安危,不负“白衣天使”神圣称号。而作为一名党员,我更应该努力完善自己,冲在一线,起好带头作用。

  如今,王琼莉圆满完成援鄂任务,回到了自己熟悉的工作岗位,她的二胎宝宝也已经平安健康的出生。回忆援鄂医疗队的点点滴滴,王琼路深有感触,在这里,她见证了武汉人民的坚强,见证了祖国的强大,也见证了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历练和成长。武汉抗疫是一次大考验,王琼莉只是全国4万多名援鄂医疗队员之一,尽管个人很渺小,但她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医者仁心、救死扶伤的无私情怀,用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政治品格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的理想信念和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