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看甘肃如何化解国有土地上不动产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
“盼了十几年,终于盼来了这一天。”冬日的午后,手捧崭新的“红本本”,通渭县淀粉厂家属楼住户姚翠玲难掩激动之情。
2004年,姚翠玲和老公东拼西凑,终于在县城买了第一套房子。可她没料到,自打住到这栋楼上,“房本子”就成了一家人“可望不可即”的东西。由于所住的家属楼施工验收等相关手续不全,全楼68户住户“办证”成了难题。
通渭县聚焦历史遗留难题,组织工作人员逐小区进行入户摸排,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专项窗口,主动作为,提升服务,为22个小区的6171户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办证,让群众吃上“定心丸”。
“从接到通知到领证,总共不到一周时间。”姚翠玲坦言,“都说为民办实事,这就是给我们办了最大的实事。”
今年,省委省政府将解决国有土地上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纳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并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抓手,将心比心、用情用力推动解决“登记难”这一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截至12月28日,我省累计发现涉及“登记难”问题房屋80.98万套,完成首次登记64.09万套,转移登记26.68万套,首次登记化解率79.15%,化解工作成效明显。
以勇促谋 直面问题不回避
不动产登记办证难遗留问题,是在特殊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形成的“症结”。“登记难”直接影响群众落户、子女入学及房产交易,是群众心头的急事、难事、愁事、盼事。
一个“红本本”涉及千家万户的生活,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今年年初,自然资源部印发了《关于加快解决不动产登记若干历史遗留问题的通知》,围绕推动解决因用地手续不完善、欠缴土地价款和相关税费等5类登记办证难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
《通知》督促各地依法履职的同时,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化解,化解“登记难”问题,自此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统筹性意见。
人民群众的事,就是最大的事。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扎实有效的工作维护好群众合法权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省委省政府将化解“登记难”问题纳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
8月8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甘肃省化解国有土地上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工作方案》,为推动全省化解工作开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甘肃成立了由相关省委常委担任组长、16个省直部门为成员的化解问题工作专班,在实地考察借鉴部分省市成熟经验做法后,结合我省实情,梳理出10类“登记难”问题,对照问题厘清政府部门、开发建设主体和购房人责任,简化办理程序,提出20条处理意见。
全省各地各部门相继出台文件172份,积极开展遗留问题排查,初步摸清了遗留问题数量、类型及其成因,选定19个小区以敢为人先之勇,开展“交房即交证”试点。
历史遗留的“症结”被解开,各地各部门牢牢扛起肩负的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不等不拖,动真碰硬,一场化解国有土地上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的合力攻坚破题专项行动在我省展开。
以谋促断 凝聚合力解难题
历史遗留“旧账”,多是民生问题的“堵点”和“难点”。
既然要下决心化解沉积的难事,就要将心比心,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尽心尽力、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甘肃上上下下的态度笃定。
省委省政府在化解“登记难”过程中,根据实际困难,不断补充完善相关工作政策,以此为准绳,着眼群众“民生大事”、聚焦群众“关键小事”。
作为牵头单位,省自然资源厅成立工作专班,主要负责同志多次赴现场调研,召开专题会议梳理汇总各地在化解工作中遇到的政策“堵点”。
“登记难”问题的成因复杂,除了部分开发单位和建设企业的问题,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职能部门之间沟通协调机制不畅。
各部门通力协作,是化解难题的关键。
省自然资源厅按照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将摸排出的问题以清单形式分送各相关部门,剖析问题成因,起草工作规则,建立各成员单位之间定期联络、信息共享等制度,研究制定源头管控的长效机制;
省住建厅聚焦竣工验收消防程序,以质量安全、消防和房地产市场为主要抓手,研究制定竣工验收备案、完善消防验收备案手续落实措施;
省税务局抽调业务骨干组建省级工作专班,坚持省市县税务局三级联动,注重源头治理,“化旧”“防新”,把快速推进和防范风险有机结合,注重从法律法规上找准依据,在政策执行上把好尺度,科学审慎稳妥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从制度上防止新增“登记难”涉税问题出现;
省法院火速完成省内正在审理和执行的涉及房地产开发企业案件的初步摸排,并提出在三级法院初步摸排的基础上,核销无关案件,清查司法查封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动产案件;
针对兰州、定西、天水、白银等地存量问题多、化解难度大的地区,省人防办在开展摸排的同时,下发通知要求各市州进一步摸清涉及人防事项数量,梳理归类,建立台账;
……
半年时间里,各成员单位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并联审批、平行办理、协同作战,推行“一小区、一方案、一专班”“证缴分离”“证审分离”“证罚分离”等诸多便民举措,凝聚起空前强大的工作合力。
与此同时,省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优势,推动化解“登记难”问题顺利推进,近日出台《关于加强化解国有土地上已售城镇住宅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监督工作的意见》,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以断促成 用心用情解民忧
摸清了历史遗留问题的来龙去脉,就要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做到对症下药、因案施策,细化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节点,科学有序、积极稳妥推进问题解决。
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市州党委政府乘势而上,积极行动,全面吹响“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集结号。
“终于要办证了!”11月24日,一纸办证通知让兰州市城关区鑫亿城小区里炸开了锅。
“小区1600余户居民入住十余年,却始终没能办成房产证。”小区物业公司经理袁子靖感同身受,“每天都要接好几个电话咨询房产证事宜,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解答了。”
作为全省历史遗留“登记难”户数最多、情况最复杂、化解任务最重的市,兰州市主动扛起省会城市的首位责任,不断加大组织推动力度,全面动员、紧密部署,确保完成化解任务。全市各辖区街道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以小区为单位,全面开展拉网式摸排。“一小区一方案一专班”,简化优化办事程序,督促物业、开发单位积极配合群众办理各项手续,稳妥推进化解工作。
“拿到房产证,心里终于踏实了!”定西市安定区览山国际一期的300余户拆迁户先后拿到了苦盼已久的房产证。
定西市纪委监委第一时间组建成立化解房屋“登记难”问题专项督查组,通过“查”相关资料、“听”干部群众反映、“要”会议记录、“问”有关情况、“谈”有关政策、“督”进展情况、“盯”关键环节,压实监督责任,推动化解“登记难”问题有力有序开展。截至目前,该市已有179个小区的34000多套房屋“登记难”问题得到化解,化解率达91.95%。
庆阳市在全省率先开展联合惩戒,面向社会发布房地产开发领域3批12家失信企业名单,针对失信企业及失信被执行人列出具体惩戒措施,督促开发商积极配合化解工作。
白银市白银区强湾小区一期业主张明国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东奔西跑十多年都没回音,如今竟然成为白银区化解“登记难”问题首位拿到不动产权证书的人。
“辛辛苦苦奋斗一辈子,好不容易在城里买了套房,可问来问去都拿不到‘红本本’,心里不是个滋味。”张明国说,如今政府给解决了烦心事,睡觉都踏实了。
全省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工作台账,形成问题清单,推行政企联动、市县联动、部门联动,一体化推进“登记难”问题化解工作。
综合运用法律、市场等多种手段攻坚,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财产权利,我省聚焦难题,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历史遗留“登记难”问题化解工作走深走实。目前,嘉峪关市、金昌市和兰州新区已率先实现“登记难”清零目标。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