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创建新时代文明家庭
南银霞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个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将构成繁荣富强的国家。新时代新起点,主动扛起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旗帜,努力创建新时代文明家庭文化,汇就成社会主义文化高地,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传承优良的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源泉沃土,岳母刺字、孔融让梨、丁郎刻木这些传统文化故事讲述的都是古代家庭文明的故事,继承和发扬这些以弘扬爱国、谦让、孝敬老人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对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实现人生价值,处理人际关系,爱国忠诚奉献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未成年人是一个家庭的未来,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母亲,如何培育培养孩子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纵观那些在历史长河里经久不衰的家族,他们无不是有着优良的家教家风。曲阜的孔氏家族是孔子的后代,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正是继承和代表了孔子作为儒家开创者的仁爱、忠恕的价值基础。重视孩子的德行教育,弥补学校科学文化教育的不足,是家庭教育的关键。用传统文化故事熏陶,用自己的言行循循善诱,引导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我认为是创建新时代文明家庭的重要课题。除了对家庭未成年人的培养,还要根植于传统文化,处理好家庭内部长辈关系、夫妻关系、亲戚关系、亲属关系等,都是创建新时代文明家庭的重要内容。
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打理干净整洁、井井有条的家庭环境,养成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既是提升个人素养的要求,也是治理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意味着在未来的十几年里我们的生活环境同样要实现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不论是个人的仪容仪表、家庭环境卫生的整洁程度,以及公共环境的整洁程度都要有大的提升,要求我们在不断丰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还要着重提升精神文明的层次,增强环境治理和保护的意识,从家庭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形成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主动使用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养成勤俭节约、珍惜粮食,不随意扑杀和食用野生动物,爱护自然环境和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等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自己的小家庭开始,不断践行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养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主动向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的精致的人居环境整洁度看齐,用每一个家庭的良好的生活方式构成全国整体文明风气的提升,不断提升每个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助力乡风文明新气象。良好的家风影响到文明乡风的培育,文明乡风则影响到淳朴民风的形成。运用好会宁县的红色旅游资源,把红军革命故事、长征会师精神先讲给家人听,把自己的红色创意先展示给家人看,先带动全家人传承红色基因。然后利用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与家人一道把红色节目演给周边的群众看,红色故事讲给周边的群众听,进而带动周围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的提升,更好助力农民全面发展、农村全面进步。主动与自己的家庭成员一道创建文明、民主、和谐的家庭风气,一方面与生活中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封建迷信、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作斗争,另一方面大力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社会主义正能量,助力乡风文明新气象的形成和壮大。
融入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如何把个人成长、家庭兴盛与时代需求紧密相连是我思考最多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作为中国西部普通的一个农村家庭,我们在未来乡村振兴的路上,自觉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非常重大。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关键在人,也在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基层一线干部身上。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工作中,发挥好自己作为帮扶干部的职责,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好自己网格员的职责,在家庭生活中,发挥好自己作为家庭主妇和母亲的职责,把家庭建设与社会发展紧密衔接起来,紧跟时代步伐,融入轰轰烈烈的乡村振兴的火热实践中。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只有一个家庭成员齐心协力、和睦相处的人家,才能成长出治理国家的人才;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说的是一个家庭的谦和仁爱可以推及到国家文明的程度。除此之外还有“忠厚传家久”“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家有常业、虽饥不饿”“积德之家、必无灾殃”等等民谚古语,无不是教导人们创建文明家庭的重要性。因此,只有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自觉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主动把实现家庭梦融入中国梦之中,才能使家庭美满,国家安定。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