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专题  >  2022专题

心系教育培桃育李 传播文明振兴乡村——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2022/12/29/ 18:57 来源:每日甘肃网 董天遣

  心系教育培桃育李 传播文明振兴乡村

  ——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董天遣

  2022年10月16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举行。这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聆听完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我备受鼓舞,信心满怀。

  将“心”安在乡村,做好乡村教育的守护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育人育才是我们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

  可是,作为乡村教师,我看到这样的现状。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骨干教师竞聘进城,一来照顾父母子女,二来改善工作环境,导致农村教师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现象。而城区学校的学位却不足以接纳所有有需要的进城就读学生。纵观当前农村教育现状,教育质量整体不高,乡村教育令人担忧。

  今年是我从教的第十五年头,也是我站立乡村讲台的第十五个年头。这些年将照顾年迈父母的担子留给弟弟,我曾内疚过;没能带自己的孩子进城读书,我曾失落过;看着自己昔日的同事在县城学校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我也曾羡慕过;但是,从内心深处,我却从来没有动摇过,因为真的不忍心留下乡村这群可爱的孩子们!

  从曾经拿着微薄工资的校聘代课教师一路走到今天,我知道自己是深爱着教育的,真心喜欢当老师,哪怕只是代课教师!回想带病代课的那一年,我一边用心教学、一边坚持治疗,虽然头晕目眩是常事,但依然坚持每天晚上认真批阅完孩子们的作业,很累但是很快乐。每月一次去省城的复诊,我总是快去又速回,因为不想因病而耽误孩子们的功课。

  我想,作为乡村教师,我的心需要安在乡村,我要为乡村教育尽上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将“力”使在乡村,做好乡村孩子的筑梦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这样的指导,“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我们人民教师首要任务。

  乡村学校作为乡村的文化核心阵地,教师便承担起了教书育人、传播文明的重任。社会快速发展,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但是,随着大量的农村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现象的出现,乡村变得安静起来,村里多是老少相依的隔代“留守者”。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其中,教师便是他们梦想的点灯人。

  回想我的教学经历,有个画面一直深深印刻在脑海里:有这样一位三年级的小男孩,成绩不错,团结同学,可是在那段日子反反复复“生病”,只要一到学校就“肚子疼”,请假回去后便好好的,下午便能正常上学。后来带至县城和省城医院检查无任何身体异常。直到那天他将送他到校的妈妈死死缠住不让离校,班主任老师叫我过去,那个装病不想上学的小男孩儿撕心裂肺地喊出了自己的心声,“老师,我不想离开我妈妈!我不想让她再去打工了!”。那一刻,孩子泣不成声,我的鼻子发酸,后来和孩子进一步交流,父母年年外出,在家只有过年的几天。

  我想,作为乡村教师,我们既是孩子们的老师,更应该是孩子们的伙伴,最为重要的是我们要做好为孩子们赋能的工作,让大山深处的他们也能树立志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不远的将来走向更为广阔的田地,练就出造福社会的真本领。

  将“情”洒在乡村,做好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同时,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乡村振兴也作出了新的部署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振兴乡村也是我们人民教师职责所在。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也作为乡村教育的坚守者,我感受到了肩上责任的重大。如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我感觉做好乡村教育的振兴就是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具体而言,就是向着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学生目标而努力,尽职尽责教好每一名学生,全心全意办好家门口的优质学校。

  回想在乡村的这些年,我不但带好了自己的班级,也竭尽所能地做好了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引领工作。带动校内同事们将每一名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当做未来党和国家的优秀建设者一样期待和培养,竭尽全力让每一名学生虽然不在县城读书,但是享受到不亚于县城学校的教育,虽然在农村读书,但是照样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自信,虽然不在城市,但是,照样能够和城市学生一样全面发展。

  作为“情暖定西”先进典型人物和市级拔尖人才,我深感责任重大,所以竭尽全力,在做好校内本职工作的同时抽时间走出去,做好教育教学的辐射带动工作。截至目前,我走遍了全县所有的教研片区,外出交流的路上,尽管我没上过一节自己心底里满意的课,没能让参加的活动的老师们实现该有的期望,甚至有几次我也上出了自我感觉糟糕透顶的课。但是,我没有为此而自暴自弃,也没有因此就放弃交流,相反每次都是有求必应。因为我深知,只有经历了“真实”、走过了“失败”、才能真正走进“成长”。不管走到哪里,我都会用自己的成长经历鼓舞每一位年轻教师积极向上,用爱从教;也鼓励每一位乡村孩子从小立志,奋勇拼搏。

  新征程需要新动力,新起点充满新希望。作为教师,我是幸福的,作为党员,我更是自豪的。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也坚守在农村的我,会继续像种子一样植根于陇原大地的教育土壤,勇毅奋进、埋头苦干。因为我深深地明白: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坚守,而是因为坚守就一定会有希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