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专题

让“兰州蓝”永驻母亲河上空

 2023/02/02 15:32 来源:新甘肃

  新春的兰州,行人如织,中山桥上挂满红灯笼,在蓝天的映衬下格外喜庆,桥下奔流的黄河尽显生态之美。

  保障春节期间环境空气质量

  “按照省厅统一部署,我们安排专人专班,通过监测数据平台、移动端APP,密切关注数据、及时研判预警,做到了数据有人盯、问题早报告,信息发布不中断,管理措施跟得上,有效保障了春节期间兰州市空气质量”,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朱文萍介绍道。

  为保障春节期间空气质量及环境安全,确保居民欢乐祥和过节,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紧盯数据、及时研判,对发现问题第一时间报告,并逐小时持续预警,每日对全省空气质量开展预报和会商。春节期间每日发布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并对未来7天环境空气质量进行预报,及时高效地提供了环境空气质量信息。为及时掌握春节期间兰州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预警不利扩散条件下污染累积带来的环境风险,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积极开展颗粒物激光雷达走航监测,在兰州市大气重点管控区域开展巡查,为后期环境治理、污染排放控制、污染扩散分析和综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空气质量连续9年持续改善

  2022年,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环境空气质量首次实现全面达标,正式迈入全国空气质量达标城市行列。全市优良天数301天,优良天数比率为82.5%,同比(81.1%)增加1.4个百分点,超额完成年度目标(82.3%);全年未发生人为因素导致的重度以上污染天气;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46,同比(4.75)下降6.1%,环境空气质量连续9年持续改善。

  今天的天蓝水净来之不易。兰州市在强力治污过程中,构建了省市联动、全市行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针对兰州大气污染的成因和特征,确定了“以人为本、科学治污、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改善了城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出行结构,净化了市容环境。

  先后建立环境立法、工业减排、燃煤减量、机动车尾气达标、扬尘管控、林业生态、清新空气、环境监管能力提升等8大治污工程。并推行减排、压煤、除尘、控车、增容、立法、严管、问效等8项治污措施,制定13部地方性法规条例。先后实施200余项重点工业治污项目,启动实施100余家重点企业出城入园。主城区1286台8270蒸吨燃煤锅炉实施了热电联产并网和“煤改气”,原煤散烧供热锅炉退出主城区供热历史,使煤炭在城市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从80%下降到60%。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13459标辆,累计查处报废机动车558辆,报废各类机动车33237辆。完成812台5581.71蒸吨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减排氮氧化物在70%以上。全面推行城市网格化管理,大气污染防治“兰州模式”全面开启,空气质量逐年改善。

  伴随大气污染防治的不断推进,兰州市更加注重“精准滴灌、技防优先”的监控手段,也就是通过全时段、全方位监控各类污染源排放情况,科学分析研判污染物迁移变化规律,为靶向定位、精准治污、科学管控和区域考核提供支撑和依据。利用工业源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控系统、工况监控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全时段监督重点企业排放情况。利用200套在线监控、553套网格化监测、100套智能监控设备,全面开展溯源分析,精准发现处置污染源。对规模以上施工工地安装在线视频监控及PM10(可吸入颗粒物)监测设施,全方位、定量化监控工地扬尘。利用无人机全域巡航对城区及周边各类工业企业、土方工地和削山造地、“散乱污”企业、低空面源污染、秸秆焚烧等农业源污染,开展全域无死角航拍取证。运用机动车尾气红外遥感检测,走航雷达监测以及秸秆禁烧远程监控等技术手段,全天候、无盲区监控各类污染源,为市民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提供保障。

  守护“兰州蓝”

  兰州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火兆兵告诉记者:“‘兰州蓝’来之不易,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各部门的通力协作,离不开一线治污人奋力拼搏,饱含了全市上下千千万万个治污人的辛勤和汗水。”2022年兰州市空气质量虽实现了历史性达标,但制约兰州市空气质量持续巩固和改善的短板弱项依然突出,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极大。

  火兆兵介绍道:“2023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坚决巩固空气质量达标成果,力争全年优良天数达到300天以上,六项大气污染物年均浓度达标。我们将从管理和治理两个方面下手,深化认识、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守护来之不易的‘兰州蓝’”。

  为实现这一目标,兰州市采取推进会、调度会、通报会等形式,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充分认清保卫“兰州蓝”这份政治责任和担当,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保持战略定力,巩固拓展空气质量成果。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强化对大气污染防治的组织领导、政策支持、投入保障和监督考核,靠实责任,强化落实,接续攻坚、久久为功,持续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

  同时,对标国家“十四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新要求、新标准,研究制定兰州市针对性的管控及治理方案,紧盯工业污染源、燃煤源、移动源、低空面源等四大污染源,细化各项管控举措,深挖工业企业减排空间,持续开展燃煤清洁化替代、细化施工扬尘、道路交通扬尘等各类扬尘污染管控措施,激发网格监管优势,及时发现和处置污染源,多措并举降低移动源污染排放,采取“技防”和“人防”相结合的监管方式,加大巡查督导力度,持续将工作做实做细。

  争取国家、省市各级专项资金支持,抓紧推进城区及周边现存燃煤锅炉的清洁替代。继续实施燃气锅炉低氮改造,计划对城区内单台出力4蒸吨以上的1088蒸吨燃气锅炉全部实施改造,小吨位燃气锅炉分步实施拆小并大。对兰石化化肥厂3台工业燃煤锅炉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持续推进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的排查整治,全力压减臭氧污染。

  兰州市还将借助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加强技术指导,帮扶企业依法依规生产,环保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市大气办将严格督导考核,通过不间断巡查、夜查、暗查,严格落实预警通报和考核问责机制,促进工作落实。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不仅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更舒适,增强了大家对城市的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也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如今的金城,山青水绿,“兰州蓝”正成为这座古丝绸之路重镇最浓重的色彩。(成健)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