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专题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葛建团:推动祁连山保护由大治到长治

 2023/03/07 11:18 来源:中国环境报 中环报记者牛秋鹏 汪蛟

  祁连山脉自东向西逶迤而来,在河西走廊中段、冷龙岭北麓,有一座自汉代延续至今的山丹马场。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考察时来到山丹马场,他指出,保护好祁连山的生态环境,对保护国家生态安全、对推动甘肃和河西走廊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近年来,甘肃坚持把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与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相结合,把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与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水平相结合,祁连山生态保护实现了“由乱到治、大见成效”的转变。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葛建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不仅是全国各类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的“博物馆”,也是推动同类型生态环境问题彻底整改的“教科书”。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厅长葛建团。中环报记者王亚京摄

  祁连山保护常态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2017年7月,中办、国办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要求紧盯生态环境重点领域、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以钉钉子精神一项一项抓落实、一件一件抓整改,不彻底解决决不松手,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葛建团告诉记者,通报发出后,甘肃省制定整改方案,强化工作措施,投入专项资金,强力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整改。此外,还强化刚性约束,压实地方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和行业部门监管责任,指导各级各方面将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日常。

  “通过多年努力,全社会参与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断提升,一些多年难觅踪影的国家一级、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时有出现,生态修复治理区草木葱茏,呈现出休养生息的良好景象。”葛建团说。

  自2017年以来,祁连山8类31项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任务按期完成。曾经“千疮百孔”的祁连山现在已“满山苍绿”。

  最新数据显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草地面积明显增加,植被生长状况总体改善,明显改善区域占保护区总面积的比例增加37.5%;植被指数、植被覆盖度、植被生产力均呈显著提升趋势,植被指数增幅10.88%,植被覆盖度增幅7.81%,植被生产力增幅14.8%;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优良,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葛建团表示,目前,管理体制健全、部门责权清晰,系统监测、科学评估,部门联动、强化监管的祁连山保护常态长效机制已初步建立;事事有人管、层层有人抓,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已经形成;变“靠山”为“护山”、变“输血”为“造血”、变“守业”为“创业”已成为当地群众的行动自觉。

  探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路径

  走进祁连山国家公园,从雪山冰川到潺潺泉水,从苍翠林海到鸟兽灵动,处处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新气象。

  加强祁连山生态保护既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区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

  “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全力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常态化长效机制有效落实,不断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葛建团说。

  在葛建团看来,整个祁连山地区都是生态系统脆弱区,修复治理后生态功能恢复时限较长,受自然灾害影响,造成二次破坏的风险较大。同时,区域内水资源短缺且时空分布不均,资源型、指标型缺水并存,水资源短缺形势依然严峻。

  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

  葛建团建议,要以加快推进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为抓手,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思路,推动祁连山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保护与修复、建设与考核常态化长效机制有效落实,强化部门协调联动,科学调整祁连山保护建设中的方向和重点,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同时,要从国家层面加大对祁连山生态保护、治理修复和高质量发展项目的支持力度,逐步建立常态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快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探索,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和监管体制完善,有效激发祁连山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

  针对当前祁连山生态系统变化及人与自然关系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葛建团认为,应鼓励国家相关科研机构、管理机构开展相关理论和技术研究,为精准科学开展监测评估、系统开展保护修复、有效提高生态系统恢复能力提供支撑。

  “甘肃省将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巩固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推动祁连山保护实现由集中整治修复转向常态长效保护,由大治转向长治,建设美丽祁连山。”葛建团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