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专题  >  2023专题

“彩虹张掖 乐游甘州”非遗文化传承游

 2023/04/24 16:32 来源:张掖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四月的张掖,草长莺飞,清灵秀美。雪山冰川、森林草原、沙漠绿洲、七彩丹霞、沼泽湿地等多种风景地貌,在这里静谧;红西路军征战河西的主战场,路易·艾黎发起工合运动、创建培黎学校的主阵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高金城烈士纪念馆等众多革命遗址遗迹,在这里肃穆;汉代黑水国、北凉古都骆驼城等古城遗址和隋代木塔、明代钟鼓楼等文物古迹,也默默见证着张掖千百年来的沧桑巨变。

  如果说巍巍祁连、滔滔黑河孕育了张掖除海洋以外所有的自然地形地貌景观,那么张掖这座城市的万般风情,更体现在拥有千年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河西宝卷,裕固族婚俗、服饰、民歌,甘州小调,九曲黄河灯阵等灿若星辰的张掖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不凝聚着张掖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跟着非遗游张掖”特色旅游线路3(甘州篇)

  “彩虹张掖 乐游甘州”非遗文化传承游

  一、线路

  线路一:张掖市“三馆”演会中心(《甘州乐舞》《甘州小调》、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甘州剪纸)→张掖非遗美食→屋兰古镇景区(九曲黄河灯阵)

  线路二:张掖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中心(甘州刺绣、毕昇活字体验馆)→南华书院书法创作赏析→张掖老街(非遗文创产品)→花寨乡(河西宝卷传习所)

  二、推荐游览时间

  线路一:1天

  线路二:1天

  三、线路所含非遗项目

  线路一:此线路包含国家级非遗项目甘州小调、省级非遗项目九曲黄河灯阵、剪纸、杖头木偶戏、甘州社火等,涉及各级非遗传承人20多名。

  线路二:此线路包含国家级非遗项目河西宝卷、市级非遗项目甘州刺绣等,涉及各级非遗传承人20多名。

  四、线路特色简介

  线路一:

  1.张掖“三馆”演会中心:囊括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演艺中心,主要负责对全区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的抢救和保护;负责开展非遗传承展演活动,拓宽非遗展演市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

  张掖三馆演会中心《甘州乐舞》

  省级非遗项目邵家班子杖头木偶戏

  2.张掖非遗美食:甘州臊面讲究“薄、透、亮、筋”,就是面要薄、透,汤要亮,面条吃起来要筋道、软滑;甘州搓鱼子、牛肉粉皮面筋都是甘州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独特面食品种,根据这些美食制作技艺的历史渊源,可以了解本地饮食文化的诞生源渊、历史背景及发展变化。

  3.甘州区屋兰古镇九曲黄河灯阵: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春节期间在甘州区碱滩镇古城村一带流传了千百年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当地群众春节期间民俗文化活动的代表形式。它真实记载和反映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民俗风情、情感追求和价值取向,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还可观看大型实景剧《张国臂掖》。

  线路二:

  1.张掖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中心(甘州刺绣、毕昇活字体验馆等):是以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中心空间建筑为依托,打造建设的集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展示、展演、体验、销售、培训、研学为一体的非遗综合展示体验和活态传承实践中心。在这里可以观看非遗文艺展演、体验非遗工艺、购买非遗产品、参加非遗文化研学等多种方式,集中和全面了解张掖市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风采。

  张掖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中心

  省级非遗项目甘州刺绣

  毕昇活字体验馆

  3.南华书院书法创作赏析:中国书法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书院以传承历史、激扬文脉为根本,以国学交流、书画创为途径,常态化举办诸如国家级非遗项目河西宝卷念唱、学术交流、文学艺术作品欣赏、甘州古乐演奏等活动,使这里成为文化活态传承、不同文化形态相互交流相互吸收相互融合的平台。

  4.张掖老街:张掖明清古街,建于1996年,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餐饮民宿、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街区。先后举办了啤酒节、美食嘉年华、名优特产展销会、年货节等活动,在这里,还可以欣赏、购买非遗文创产品。

  甘州区明清街常态化“飞天”演艺

  5.花寨乡(河西宝卷传习所):由河西宝卷省级传承人代继生在原址上进行扩建装修、翻新完善,国家级传承人代兴位负责管理。收藏有手抄本、木刻本、油印本、影印本等各种版本宝卷五百余本,宝卷故事一千多个,年代最早的为康熙年间刊造的宝卷。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