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八乡的人都赶来找马启红大夫,就图他的医术高明、价格合理,关键是他对待每一位病人,都像对待家人一样。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马启红大夫还经常免费治疗。他秉承“传承中医,守正创新”的理念,刻苦钻研中医,以“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为患者的健康和幸福尽心尽力,这就是一个残疾乡村医生的故事。
5月30日,记者来到秦安县马启红家里,一进院子就看到排队等候的人,这些人有来自兰州、青海、银川,甚至更远的地方,他们都是慕名而来找马启红大夫看病的。今年45岁的马启红是二级肢体残疾人,中共党员,虽然他只有大专文化程度,但他钻研中医理论和实践程度远高于文凭。在和马启红聊天中,他讲述了自己的故事,3岁时突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残疾。初中毕业,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秦安一中,因为身体原因,他立志学医。因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没有钱去外地上卫校,父母让他从学徒做起,1994年他跟随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老中医舒维康先生为师,从此,踏上了学习中医的道路。
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马启红,拿到了舒老先生给的第一本《医学三字经》,看着这本医古文著作,生涩难懂的文字让他几乎失去了学医的信心,好几次都想放弃,但想起今后的人生之路,他还是咬紧牙关坚持研读。就这样,他借书阅读并且全部抄录下来,他的执着和刻苦感动了舒老先生,老先生便把收藏的《女科歌诀》《神农本草经》《脉诀》,还有一些妙诀全部传给了马启红这位心爱的学生。
马启红跟着舒老先生学习了两年的中医基础理论,对学医的兴趣越来越浓厚。1996年,他报名参加了秦安县医院的乡村医生进修班。为了学习药理知识,他每天晚上都拄着拐杖,借书抄录并认真背诵汤头歌诀。为了掌握临床实践经验,他经常跟随县医院大夫值班学习,正因为他的艰苦学习和不懈努力,为后来的医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8年,马启红在王窑乡罐岭村的诊所正式开始营业,开启了残疾人创业就业的道路。马启红从行医那天起,就坚守自己立下的原则,不放弃每一个病人,解决山区群众看病难问题,尽自己所能回报社会。行医几年后,马启红的医术和口碑传遍了四面八方。每天接待病人达100多人,秦安县周边县区及甘肃周边县区、西安市、西宁市、乌鲁木齐市的患者纷纷慕名而来。
马启红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手法独到,对妇科、不孕症、胃病、偏瘫、中风等疗效显著,赢得了广大患者的好评。2014年,在大家的建议下,马启红在西川镇侯辛村开办了第二家诊所。除每周三在罐岭村为群众集中看病外,其他时间都在侯家门诊所为其他县区的患者看病。为了减少病人排队等候时间,严格实行“一人一号”实名制挂号,这也让很多排队等候的患者心里很有底。
马启红热爱生活,热爱工作,在二十多年的从医诊疗中,他的艰苦付出换来了累累硕果。在他诊疗的病人中,对贫困户、五保户、残疾人一直坚持免收医药费,甚至有些远地方来的贫困患者,往返车费他也会帮忙垫付。一些家庭困难患者的欠款数万元,但从没向乡亲们催过,实在没有钱支付甚至还会减免药费。记者在诊所里看到,墙上挂着数百面病人送来的锦旗,一面面锦旗诠释了他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以及被帮助的残疾人就业的感恩之情。
马启红助人为乐、扶困救贫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他用精湛的医术为病人服务,而且以自己的方式助残扶残。2022年,马启红被评为秦安县第六届“道德模范”,马启红用自己身残志坚的事迹,见证了一个残疾人创业就业的艰辛之路,诠释着一个乡村医生乐善好施、助残扶残、服务社会高尚品德。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3年06月07日“结对关爱·爱心甘肃”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走基层系列报道(五)马宝军和他的服装加工厂
- 2023年06月06日“结对关爱·爱心甘肃”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走基层系列报道(四)宋伟强和他的木雕艺术之路
- 2023年06月02日“结对关爱·爱心甘肃”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走基层系列报道(三)陇西阳光康复中心有个“王妈妈”
- 2023年06月02日“结对关爱·爱心甘肃”甘肃省残疾人联合会走基层系列报道(一)自强模范王茂盛的百合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