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专题  >  2019年专题  >  甘肃交通运输厅微视频、摄影大赛  >  媒体看交通

戈壁公路人砥砺奋进“八棵树精神“代代传承

 2019/09/16/ 17:37 来源:掌上兰州·头条

  嘉峪关西郊,国道312线之侧,八棵杨树一字排开,挺拔高俊,枝干粗壮,人不能合抱。杨树面朝天下雄关,背依祁连山脉,似城市哨兵,如公路守护者,春去秋来,冬寒夏暑,树木巍然屹立,枝叶葱郁繁茂。

  嘉峪关市地处戈壁荒漠,风沙、盐碱、干旱相当严重,年降水量为88.4毫米,而年蒸发量达2002毫米,植树造林十分困难。在如此荒凉之地,怎能有如此旺盛生命力的八棵杨树? 今年已经94岁高龄的郑占乾老人回忆起多年前的一幕幕,记忆犹新。1952年初春,新中国第一代养路工郑占乾,为了阻挡风沙对公路的侵蚀,在修路工作之余,带领职工和家属,用炉棍和铁勺挖开坚硬的砂土,把刚刚返青的杨树枝条埋了进去。不曾想,这些枝条从那时候起,就把稚嫩的根系扎进了戈壁,在一代代公路人的精心呵护下,不畏严寒酷暑,顽强成长。

  岁月更替,几经沧桑,最终有八棵树顽强生存了下来。这八棵树,见证了嘉峪关市初期公路网络从勘测到筑路的悲壮历程,见证了公路人不畏艰险、敢创奇迹的英雄壮举,也见证了公路运输70年的沧桑渐变,才使西部最大的钢铁企业——酒泉钢铁公司的生产建设得到交通运输保障;才使新兴工业旅游现代化城市——嘉峪关市横空出世,成为交通枢纽城市;才使西部大开发,特别是新疆的开发建设,有了交通运输的命脉;使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生机……八棵树,是嘉峪关公路人的精神图腾。嘉峪关市的历代公路人,把这八棵树,当做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样看待。即使是最艰难的时候,八棵树也和公路人一起抗风击雨,傲然挺立。

  2015年,嘉峪关公路局为传承弘扬“八棵树精神",进一步保护好八棵树原址,以郑占乾老人栽种八棵树的故事为主题,在八棵树原址修建了“八棵树''公路文化广场。确定每年的4月16日为“八棵树精神”主题宣传日,“八棵树精神”的社会传播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2019年7月,“八棵树”公路文化广场被嘉峪关市文明委确立为嘉峪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如今,郑占乾老人的儿子和孙女,都在八棵树精神的感召下,相继成为了公路人,为公路事业默默奉献着。每一年,郑占乾老人都要坐着轮椅,来八棵树下看一看。推轮椅的是他的儿子,就是当年他妈妈跪在地上挖树坑时,肚子里的那个小家伙——如今,这个小家伙也已经年过花甲,从公路人的岗位上退休了。这种把公路事业和八棵树精神代代传承的家庭,在公路人行业中,成为一种独有的存在。修路养路,成了这种家庭相互接力的血脉传承。

  从当年一条路的开辟,到如今“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的实现;从背扛肩挑、寸步维艰,到今天完全实现修路养护机械化、高效率;从一条条砂砾路的艰难修护,到现在四通八达的高质高速公路,甘肃数十万公路人,发扬“八棵树精神”,铺就我们陇原大地的一条条康庄大道。

  兰州晨报/掌上兰州首席记者 张鹏翔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