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专题  >  2024专题

新征程上奋力绘就山川秀美现代化甘肃画卷

 2024/01/09 11:00 来源:每日甘肃网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  苏君  厅长  葛建团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会处,是黄河、长江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甘肃考察调研,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甘肃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

  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污染防治攻坚战为抓手,加快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切实加强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常态化监管,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巩固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后,甘肃省委第一时间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召开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印发实施《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作出安排部署。

  坚持生态环境系统治理,推动污染防治攻坚取得新成效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谋划开展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用“四个重大转变”高度凝练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彰显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发生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近年来,甘肃省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效显著,蓝天白云渐成常态、绿水青山近在咫尺。2022年,全省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25.6微克/立方米,较2017年下降3.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2%,14个市州空气质量历史性的首次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省74个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5.9%,黄河干流出境断面水质连续7年达Ⅱ类,“黄河之滨也很美”成为亮丽名片;群众身边的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大环保”工作格局逐渐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逐步完善,六五环境日、生物多样性系列宣传和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活动持续开展,生态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今年以来,甘肃围绕“优服务、抓项目、助降碳、守底线、强督察”5个方面,创新出台“18条措施”,全力为经济稳增长作出生态环境贡献。依托数字政府建设,政务服务全部实现“一网通办”。构建企业“环保码”智能监管服务体系,已为6700余家企业生成“环保码”。强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从源头引导优化产业布局。成立省列重大项目专班,协调解决项目审批堵点难点问题,西成铁路、陇电入鲁、白龙江引水工程等项目环评顺利获批,有力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老百姓关注的不仅仅是数字、指标,更是实实在在对生态环境的真实感受。进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新阶段,甘肃省要切实转变治污理念和方式方法,变“单打一”为“系统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系统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充分认识生态保护艰巨性,准确把握当前阶段新形势新任务

  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推进,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转换、叠加,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任务依然艰巨,面临不小的压力与挑战。从全国层面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得到根本缓解,仍面临发展经济、调整结构、改善民生、维护能源安全等多重挑战。从产业结构层面看,工业化、城镇化仍处于深入发展阶段,能源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状况将长期存在,农业面源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治理,污染物和碳排放总量仍在高位。从环境指标看,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基础尚不稳固。2023年1—9月,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3.7%。

  近年来,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爬坡过坎的关键期,正处于巩固成果、扩大成效的突破期,正处于整体推进、标本兼治的攻坚期。甘肃省产业结构偏重、“两高一低”(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的行业)形态明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得到根本缓解,仍面临发展经济、调整结构、改善民生、维护能源安全等多重挑战。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履职尽责守牢生态环境红线、底线,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时,指出要坚持重点攻坚,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提升。当前,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的基础亟待夯实,我们必须迎难而上、接续攻坚,继续打好一批关键性战役,力争在重点区域、重要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心怀“国之大者”,清醒认识全局大势,统筹处理好“五个重大关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纵深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役。进一步优化攻坚路径,加快推动能源、产业、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进一步拓宽攻坚领域,围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重污染天气消除等标志性战役,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新污染物等更广泛领域的治理工作;进一步强化攻坚举措,综合运用行政、市场、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强化政策保障,构建大环保工作格局;充分用好绿色高质量发展给生态环保提供的广阔空间,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厚植美丽中国建设的绿色底色和成色。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新突破

  实践表明,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今后一个时期,甘肃将按照《中共甘肃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部署要求打好标志性战役,促进生态质量整体好转。坚决扛起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的政治责任,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倒逼和促进作用,找准生态环保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切入点、发力点和突破点。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水、气、土、碳排放、固废、重金属等环境要素综合治理,打好治河、治矿、治企、治车、治路、治园区等重点污染源的“组合拳”。建立统筹城镇农村、地上地下,山上山下、上游下游等不同区域环境特点的生态环境治理制度,优化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机制。加强环保同产业、区域、投资、土地、财政、金融等政策以及宏观政策的协调配合,把握好工作的时效度,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污染排放特点和区域环境差异,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坚决杜绝“齐步走”“一刀切”,不搞层层加码、级级提速。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让老百姓体会到实实在在的环境获得感。

  推动绿色发展,引导重点行业深入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大力推行绿色制造,推行重点产品绿色设计,推进园区循环化发展、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城市废弃物协同处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组织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参与全国碳排放权市场交易,逐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交易品种和交易范围。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着力增加风电、光伏发电、太阳能热发电、抽水蓄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供给,推动形成风电、光电、光热、储能融合发展的新能源格局。引导公众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建立绿色生活消费激励机制,推进绿色产品认证、标识体系建设,营造绿色低碳生活良好氛围。

  全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项目库,推动实施一批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项目。深入探索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模式,抓好经验做法复制推广,形成一批“生态+产业”典型案例。组织举办绿色环保产业发展论坛,为省内外环保企业搭建交流平台。探索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强与环保产业协会、粤陕甘环保产业联盟等组织的交流合作,积极推介甘肃省环保企业向外省发展,大力引进外省绿色环保企业来甘肃投资发展,不断发展绿色经济,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动全面绿色低碳发展。

  近年来,甘肃省积极抢抓祁连山生态治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碳达峰碳中和等战略机遇,积极争取中央专项资金支持,财政投入逐年增加。我们不仅要把资金争取来,还要看好、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围绕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以及乡村生态振兴等重点方向,谋划实施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加快项目实施,补短板、强弱项,帮助企业减少污染排放,推动环保技术创新,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源头推动甘肃省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系统工程,也是长期任务,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把生态文明建设牢牢抓在手上,高水平推动美丽甘肃建设,高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在新征程上奋力绘就山川秀美现代化甘肃画卷。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