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肃网讯 36岁的赵娜,是华池县社会福利院院长。她是一名80后女青年,也是一群孤残老人的“家人”,一个特殊大家庭的“家长”,她有着执着的信念,就是将来自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和社会的关爱,聚成一束光,普撒到社会福利院每一名孤寡、残疾人身上。
做温暖孤残人员的“一束光”
2023年12月12日下午,记者来到庆阳市华池县社会福利院。在福利院记者看到,这里的老人们像家人一样幸福的生活着,有下棋的,有唱歌的,也有跳舞的。院长赵娜告诉记者,福利院现有供养人员66人,其中特困供养对象57人,残疾人55人,其中重度残疾人36人(重度智力残疾16人)。
为了引导孤残人员保持健康心态、重拾生活信心、乐观面对生活,赵娜每天积极与孤残老人沟通交流,了解他们日常生活、健康、安全等情况,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走慢点”“少抽烟”“多锻炼”“要戒油腻”“我们一起加油”诸如此类的话,她每天都孜孜不倦的对着老人们重复,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碎嘴老太太”。“福利院是重度残疾人人生最后的避风港”这是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也一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践行这句话。用心的关爱使这些生活在福利院的孤残人员都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家人,“她大嫂”“他姑姑”“她姐姐”都是她在老人们口中的“别称”。以己之力,聚力发光,温暖福利院孤残人员的心田,她始终在努力。
当守护孤残人员的“大家长”
福利院里大多都是孤残人员,没有亲人的他们,赵娜就是他们的“主心骨”“掌柜的”。为了让院里三名视力残疾人能了解外面的世界,她多方筹措,在福利院建起了“有声图书室”。为了缓解肢体残疾人王永军的疼痛,她千方百计联系医院和医生,从县城到市里,从本地到外地,只要能减轻病痛,她绝不错过任何一个机会……在福利院里,这类事情很多,刘厚库肢体二级残疾,患大病没钱做手术,她想办法垫付;肢体残疾人赵生俊终身未娶,生病住院无人陪护,她多次看望安排人员陪护;智力残疾人王志林无法打官司,她代替申请法律援助;精神残疾人张权患慢性病,把帮助申请办理慢性病……为了让社会更多的人关注到福利院这个特殊人员群体,她多方前后奔走,在2023年重阳节这一天,组织开展了“众筹时光.情系桑榆”重阳节系列活动,积极为结对关爱对象筹措到来自社会各界和企事业单位的爱心生活物资和善款10余万。一天天,一件件,她始终用初心践行着她这个“大家长”无悔的选择。
建起残疾人的“梦想乐园”
为了让更多的孤残人员有依靠,能以院为家,她立志要办自己想住的福利院,她以“心系残疾人,奉献爱心”为宗旨,倡导助人自助理念,不断提高全体工作人员“扶残助残”的积极性,想方设法利用现有资源,建立起了“爱心超市”,让全院55名残疾人参与其中,通过自身努力兑换积分消费。她全力以赴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在残联的帮助下,她争取残疾人辅助性岗位项目,让5名残疾人力所能及实现自身价值。为了让孤残人员残有所养,她虚心学习借鉴各地经验,及时调整完善服务制度,还在院内建起了“残疾人之家”“残疾人日间照料和寄宿制托养中心”,组织残疾人团建旅游,提供温情服务;每周调整一次菜单,每月给孤残人员发放零花钱,每季度为他们过集体生日,每逢节日举行大型会餐,每年给孤残人员采购四套衣物,衣物随脏随洗。为了让孤残人员残有所乐,她积极汇报衔接,居室安装了电视机,新建了活动室、手工制作室、多媒体会议室、康复室。购置了自动麻将桌、棋牌桌、象棋、扑克、麻将、按摩椅、跑步机、划船机等娱乐设施和康复设施。为了让孤残人员残有所依,她积极衔接与华池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医养结合协议,一年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孤残人员住院,护理员全日陪护,院民享受政策,工作人员跑腿包办。2023年以来,为29名老人办理慢性病,陪护住院老人130人次,申请临时救助29人53941元。为了让孤残人员残有所为,制定“一月一活动”计划,每早半小时健身操,下午广场舞,周二、周五手工课,周四看电影。并在院内为孤残老人开辟了“责任田”,进一步提高对工作人员的认同感和对福利院的归属感。
从2020年11月赵娜担任院长以来,通过她的带领和不懈努力,残疾人服务对象由原来的18名增加到了55名,福利院的入住率由原来的39%上升到66%,华池县社会福利院的各项工作得到了省、市、县以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