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自查免罚减轻企业负担 创新机制优化营商环境
兰州新区应急管理局严格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要求,以严格程序、依法规范为首要前提,坚持以排查隐患、减少事故为根本目的,鼓励倡导企业自律,不断创新执法机制,研究出台《兰州新区企业重大事故隐患自查免罚制度》,积极为基层和企业减负,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明确企业职责,树牢底线思维。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但基层实践中,“以罚代管”模式易引发企业抵触心理。新区应急管理局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对企业自查发现并报告重大事故隐患免予行政处罚的政策导向,全面梳理明确企业和行业监管部门各自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中的职责,有力提升企业对重大事故隐患主动发现、主动上报、主动整改的积极性,形成隐患治理闭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切实守好“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
二是严格免罚程序,坚持依法治理。免罚、不罚不等于“放任不管”。在实际执法中,新区应急管理局坚持包容审慎监管执法理念和“教育与处罚结合”原则,对企业主动排查治理重大事故隐患程序进行细化规范,按照“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落实要求进行整改整治,确保程序合法、过程完备。对企业自查的重大事故隐患信息有误、采取措施不当、治理方案不合理、自行治理有困难的,指定专门部门、人员负责给予技术支持,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三是落实不罚措施,彰显执法温度。严格落实“自查不罚”承诺,对企业积极履行安全生产职责,自查出重大事故隐患及时、主动、准确的上报并完成整改的,坚决落实“不予处罚”。重大事故隐患自查免罚制度出台以来,已有6家企业主动上报并整改重大事故隐患11项,应急管理部门全部未予处罚,以实际行动使企业放下顾虑,积极自查自改,有效提升了安全生产水平。
四是主动靠前服务,减轻企业负担。借智专家力量打造专业服务矩阵,筑牢企业安全“防护墙”。组织省上、新区专家深入企业服务153家次,查处整改隐患1398项,将风险化解在萌芽阶段。同时,配套目前正在推行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多角度、全链条以制度创新推动企业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为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探索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