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专题  >  2024专题

血液的成分和作用,为什么要输血

 2025/08/11 14:45 来源:中国输血协会教育工作委员会

  一、血液的成分

  环绕地球两圈半全程96,000公里,也正好是你体内所有血管长度的总和。

  这是一个贯穿我们身体各个角落的道路,系统行驶在这条道路上的是独属于你的24小时工作全年无休的快递公司加快速反应部队“皇家血液集团”。

  集团不大,创造神话。血液只占体重的8%,你可以去便利店拎一拎5升的矿泉水,就能恰好感受到它在你体内的重量和体积。但就是这样一桶不起眼还有点腥味的红色粘液,正在夜以继日维持着你的生命。

  俗话说“父精母血”,但其实血液并不是母亲怀孕时流入我们体内的,而是由我们自己的骨髓细胞生产制造的。

  如果将一管血液放入离心机高速旋转后,因为内部成分密度不同,它就会上下分层,上层淡黄色和油一样的是血浆,占比55%,中间一条细细的白线和下层红色的果汁,则是血细胞,占比45%。

  二、血液成分的作用

  血浆是没有灵魂的快递车和货物,血细胞则是一个个有生命的快递员,所以你可以想象成,血浆是一辆装满货物的自动驾驶列车,以最高1千米每小时的速度在血管里高速行驶,货都是啥呢?

  你每天吃的各种食物,都会通过胃肠道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胆固醇、水等等等等,装在血浆这辆车上运往身体各个地方。

  比如血糖值就是表示,你这辆车上装的葡萄糖有多少;还有的货可能是某个器官生产的蛋白质、激素、热量等等的好东西装进血浆后,会在沿途的其他站点需要时放下去;

  还有的货可能是某个器官生产的垃圾,比如尿酸肌酐等等,那就在路过肾脏的时候把垃圾倒掉。

  看起来血浆啥都能送,那还要血细胞这些快递员干嘛呢?看过工作细胞的小伙伴应该有所了解,有一种货非常特殊,血浆送不了,那就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这就需要血细胞中的红细胞,这些专送快递员来进行人肉运输。

  最后剩下那1%的白线是一支武警快速反应部队,常年坐在快递车后备箱中进行日常巡逻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是免疫联军的统称,负责外抵侵略、内除奸邪。

  血小板则主要负责凝血、止血和修复血管,毕竟96,000公里的道路没日没夜的开,指不定这里就破了,那里坏了,血小板就要及时进行修补维持道路通畅相当于是路政了。

  三、为什么要输血

  知道血液的成分和作用了,我们再看为什么需要输血,很简单的一个字——缺。

  本来的快递员或者快递车,因为各种原因不够用了,比如外伤或者产后出血,短时间损失太多血液,身体无法立即补充生产回来,那么就需要输血。

  还有一种缺,就是快递员因为各种原因生病了,或者躲在厕所里摸鱼,虽然都在岗,但已经不能正常干活,比如血小板无力症,这时候就需要输血,补充一些正常的血小板,让外包工帮忙维持身体的运转。

  四、输血的类型

  根据输出给患者的血液成分的不同,临床上输血可以分为全血、成分血。

  全血顾名思义,就是全部的血液成分,抽出来的血液一股脑全部输给患者,这可能是大家认知中的输血行为,200年前英国医生詹姆斯布伦多尔就已经开始将健康人的血输给大出血的产妇。

  但现如今临床上使用这种全血进行输注的情况已经不足1%了,主要原因就是绝大多数情况下,患者只需要血液中的某一个成分,比如血小板或者血浆。

  但是你一股脑全输进来了,高速公路都待不下,给患者身体徒增负担的同时,还会造成其他成分的浪费。

  所以大出血的患者丢失了全身30%血液以上时,才需要接受全血输注。

  那么,随着现代化的到来,聪明的科学家们就利用各种技术把血液中的不同成分分离开来,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对号入座,血浆给老王,红细胞给老李,节约资源的同时效果还好,这就叫成分血输注。

  根据前面提到的血液成分,我们知道成分血可以分为:

  1.输注血浆,可以用来补充凝血因子,大面积烧伤导致的血浆渗出丢失等等;

  2.输注血小板,可以用来治疗血小板降低,或者血小板功能异常等等;

  3.输注红细胞,可以用来治疗一些贫血,或者外伤手术中的出血。

  (这4类成分血,它们在临床上的具体用途和名称,也会有一定的区分,比如什么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新鲜血浆冰冻血浆等等)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